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,将不能正常浏览。请升级 Internet Explorer或使用Google Chrome浏览器。
如果您在使用双核浏览器,请切换到高速 / 极速 / 神速 核心。
中国农业正面临转折性跨越
行业动态
2014-11-28
浏览
一、解决温饱阶段:人力的过密投入阶段
 
        在通常的经济学模型中,一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随着投入量的逐渐增加,会经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,当随着投入量的增加,边际报酬递减的时候,这种要素就应停止投入。可是黄宗智等人却发现在中国经济中存在违反这一规律的现象,即人力的过密化投入。对于明清的中国经济而言,虽然社会经济的商品化不可谓不发达,可由于人口的压力,人们为了糊口不得不在已经“无利可图”的地方继续加大投入,造成整体社会经济陷入“高水平陷阱”。
 
        在这一阶段,人们在温饱线上挣扎,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农业以外的就业机会,所以必须通过发展社会化工业,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出,通过“解放”人力资本,释放经济活力。
 
二、解决农民收入阶段:土地的过密投入阶段
 
        改革开放以来,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出,形成所谓“农民工”群体,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“人口红利”。但反观农业,却由于劳动力的大量转出而减少,使土地的投入相对地呈现出过密现象,表现为大量土地的粗放性种植,和从事农业劳动力多为老弱等。
 
        据观察,“人口红利”耗尽的时间节点,也就是新莆京常说的“刘易斯拐点”,出现在2004年—2010年。在2004年,中国首次出现“民工荒”,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出现短缺,农业-非农转换率逐年下降,而农村仅有22%的人口还在务农,而且绝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。
 
        我国跨越这一阶段主要通过土地非农化流转的方式,将大量人口和土地一起,从农村转到城镇,通过释放土地的资本价值,完成城市工业在空间结构上的构建,推动实现了整体经济的现代化转型。
 
三、解决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阶段
 
        根据费景汉-拉尼斯模型,“刘易斯拐点”的出现,意味着农产品的总产量即将开始下降,甚至可能开始出现短缺。资本将相对于人力和土地,成为投入农业的“过密化”要素。在这一阶段,新莆京应通过大型机械的广泛、合理使用,节约劳动力,释放农业产能。
 
        目前,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虽已开始使用大型机械,但还远远未达到精细化、标准化耕作的水平。以美国为例,他们已经通过GPS定位导航技术,对胡萝卜等需要极高精细化管理的作物品种,实现了机械化操作,极大地节约了劳动力投入。
 
        同时,在这一阶段,由于出现了农产品的相对短缺问题,农业产业的比较收益也有望提高,人们对于高品质、标准化的农产品的需求将日益增长。如果能将资金和技术的资本价值全面“解放”,提升农业资源投入结构,中国农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内在活力,都将得到再一次释放。
 
        是否能够完成这次跨越,取决于新莆京能否促成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深层次改革。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例,目前新莆京就在探索“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共担”机制的形成,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充分捆绑,最大程度地调动激发地方对推动此轮深化改革的积极性。